端午节是全国的节日,也是河北的传统节日,当前端午已经成了国家法定的节假日,那么在冀南地区又是什么端午特色呢?
北方为“不祥日”起源说
北方对端午节称为端阳节,而冀南一带称端午节为“五月单五”,是因正值五月初五这一日子。这样的名称源于先秦时期的“五毒日”,是一个不祥的日子,是因在夏商周三代均认为五月是一个毒月,五日又是一个毒日,为此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是一年之中的“恶日”。为什么对此日有这样的认识和称呼,这源于古人对五月的认识。
为什么五月五是一个“恶日”?五月有别称为仲夏、超夏、天中等,无论是仲夏还是天中、超夏,都是说这一时日是一年中太阳正中的时间。此时,由于气温的变化,导致人们容易生病,且此时正处一些虫蚊繁殖期,毒虫叮咬加上气温过高使一些疾病频发,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,使这个时期的人死亡率很高。在《礼记·月令》中说:“(仲夏)是月也,日长至,阴阳争,死生分,君子齐(斋)戒,处必掩身,毋躁,止生色,毋或进,薄滋味,毋致和,节嗜欲,定心气,百官刑事毋行,以定晏阴之所成”,《夏小正》中记:“此日蓄药,以蠲除毒气。”《大戴礼》中记,“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”以浴驱邪。由此可见,自先秦之后,古人对五月初五都认为是“恶日”是普遍现象。
在历史上还有很多与“五月五”相关的传说故事,如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,是在五月五日这一天出生的,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,认为“五月子者,长于户齐,将不利其父母。”《风俗通》佚文,“俗说五月五日生子,男害父,女害母”。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,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“镇恶”。宋徽宗赵佶为五月初五生,所以自生下来就寄养在宫外。
为防疫而形成的民俗
五月又称“蒲月”“榴月”,实际上这都和人们的防疫有关。
从保存下来的地方志书中可以更加认识这一点。
冀南地区正处于中原腹地,保留着许多古老的文化,邢台平乡县,是古巨鹿郡的治所,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的大郡之一,其历史文化深厚。邢台的襄国为汉代建立的小国,其前期为古邢国,春秋战国为古赵国,曾为赵国之都,以赵襄子名为襄国,古巨鹿郡和襄国都是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地区,以古巨鹿郡、襄国为中心,保存着许多古代的民俗文化,其习俗是研究上古文化起源一个重要的源区。
在乾隆版《平乡县志》风俗篇中我们发现有这样的记载:“五月五日,箸艾虎、食角黍,饮雄黄酒。” 艾虎,是用艾叶包裹成虎形的东西。艾叶是一种中药,有很强的气味,主要生长于河北、山东、湖北等地,《本草纲目》《本草求真》等传统药典中都记载,中医认为有“温经止血,散寒止痛;外用祛湿止痒”的功效。内服外用均可,更多的供灸治或熏洗用。古人为什么以艾叶包成虎形?虎为四灵之一,常常用以人的“护身符”如孩子着虎头鞋、玩布老虎等,以虎为瑞,用艾叶为味以达到避虫驱邪目的。
雄黄,为矿物质,是四硫化四砷的俗称,又称作石黄、黄金石、鸡冠石,通常为橘黄色粒状固体或橙黄色粉末,是也是一味中药。雄黄本身有毒,但用量适当可以起到治病的作用,现代研究对神经有镇痉、止痛作用;对体内有杀虫作用,除此还有抗肿瘤作用。特别是对人体中的常见菌种有一定治疗效果,如金黄色葡萄球菌、人体结核杆菌、变形杆菌、绿脓球菌及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,对治疗支气管炎、带状疱疹有明显效果。
雄黄酒,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,也是汉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饮品。为什么饮雄黄酒呢?古人以雄黄为解毒剂、杀虫药。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、蝎等百虫,“善能杀百毒、辟百邪、制蛊毒,人佩之,入山林而虎狼伏,入川水而百毒避”。《清嘉录》中记载:“研雄黄末,屑蒲根,和酒饮之,谓之雄黄酒。”需要注意的是,雄黄酒大量饮用为产生毒性,故服用时需要小心,为此在河北及冀南地区还有在端午这一日,大人饮雄黄酒,小孩子用雄黄涂在身以避邪。
除《平乡县志》有对“五月五”节日的记载外,其他志书也有大量的记述。
康熙版《邢台县志》记载:“端阳节,包角黍馈节,悬艾虎饮雄黄菖蒲酒,小儿臂缠五彩索曰辟。
乾隆版《临西州志》风俗志:“五月一日至五日,饮菖蒲酒,插艾,以纸剪葫芦遍贴门窗,以雄黄涂小儿耳鼻,客各悬五雷符,箸佩各小纸符,妇女头带五毒王瑞花草,小儿项各系彩垂金镯,若钱者,若鎻者,曰端午,索戚属相馈果醴,,必冠以石榴花。”
嘉庆版《广宗县志》风俗:“端午日送角黍,泛蒲酒,儿女系命缕,箸艾叶榴花”
嘉靖版《威县志》岁时:“端午,亲朋馈角黍,几童带彩索,门悬艾虎,佩符禳毒。”
民国版《沙河县志》岁时:“端午,门悬艾叶,儿童手腕系彩缕,食角黍(俗名棕子)。”
从以上志书可以看出,冀南地区的五月五节日中,其内容十分丰富,也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。总之在“五月单五”这一日,传统的习俗是一个防疫的节日,从志书记载看,其中的活动都与防疫有关系,更有一些地区直接形象化地解释为避驱五毒(蝎子、蜈蚣、毒蛇、蛤蟆、壁虎),只不过到后来加入了纪念屈原等内容。